每年有很多山西的朋友从太原到黄山旅游,厌倦了太原的喧杂吵闹,看够了龙城的铜墙铁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和黄山来一场冬日约会吧,去感受安徽的古徽州文化,去感受冬日里不一样的黄山风景。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有着”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誉,更有学者留下了”登黄山天下无山的感叹!她集合了各名山之长: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衡山的烟云、庐山的飞瀑;她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五月的黄山是盛春的时节,杜鹃、玉兰花、木兰花等各种珍奇花种竞相开放,入秋的黄山丹枫似火,赭色的山体,蔚蓝的天空,好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图。
地理气候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隶属黄山市管辖,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山上有名可指的有72山峰,其中“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钟灵毓秀。
黄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雨量2348.2毫米,年均气温8℃,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四季平均温度差仅20℃左右,有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可以说是夏无酷热,冬无严寒。
历史
“黄山”原名“黟山”,相传轩辕黄帝曾在此开炉炼丹,得道升仙,公元747年唐玄宗将“黟山”改为“黄山”。黄山的名字由此沿用千余年,黄山上沉淀下极为浓郁的黄帝文化,轩辕峰、炼丹峰、丹井、洗药溪、晒药台等景名都与黄帝有关。
徐霞客先生曾于书中写道:徽之黄山五百里,雄踞皖南山区中。由此可见黄山之地位。黄山与徽派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徽派文化即徽文化(不等同于安徽文化),是中国汉族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等同与安徽文化。 徽州,古称歙州,又名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歙县,包括今安徽黄山市大部、宣城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徽派文化作为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藏学、敦煌学、徽学)之一,涵盖哲、经、史、医、科、艺诸多领域。
古徽州历有“山深不偏远,地少士商多”之说。每每中原战乱之秋,这里既是能隐于乱世中的世外桃源,又是可现治世人才的宝库,历史上的徽州人应时运而生。著名的有活字印刷术创始人毕升,宋代理学大成者朱熹,著名戏剧家汪道昆,医学家汪昂,哲学家戴震,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胡适,工程技术专家詹天佑等,都是徽州人。时至今日,古徽州的古桥、古塔、古亭阁、古宗祠、古牌坊等等,犹如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屹立在黄山的土地上。
宗教文化
黄山的历史沿革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轩辕黄帝黄山炼丹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流传千年,这片土地上亦至今仍保留着与黄帝故事有关的峰名,如轩辕峰、容成峰、浮丘峰等。南朝刘宋时期,佛教传入黄山,曾先后在此修建寺庵近百座。在所有的寺庙中,祥符寺、慈光寺、翠微寺和掷钵禅院,并称黄山“四大丛林”。历代的黄山僧众中亦出现了许多慧根深厚师傅,如黄山画派的渐江、雪庄等人。 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讲究抒写性灵,提倡气韵超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民族
黄山上的民族中以汉族居多,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以回族居多,另外还有如满、蒙、壮、畲、彝族、水族、苗族、傈僳族等52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亦影响着黄山的民俗文化。
说起黄山的美,多是说些始信峰的流云,天都峰的雷暴,东边日出西边雨的莲花峰,景色自是不错,却非绝美,有道是“黄山四季皆胜景,冬雪堪称最销魂”,很多领略过黄山冬日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每到冬季,当皑皑冰雪遍铺峰峦,处处银妆素裹。置身其间,仿佛在仙境中徜徉。若您正值冬天旅行荒时,冬日的黄山不失为最经济、最洒脱的去处。
冬游黄山旅游优点:
①:淡季价低、人少。黄山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实行价格优惠,不仅门票价格要低,住宿价格也几乎是旺季的一半甚至四分之一。在山上也无须为拍摄一处风景争先恐后,除了最直观的感受清净以外,看到的风景绝对不是前面人的背影,你可以走走,也可以随意停停。
②:冬季景色宜人。作为黄山四绝之一的云海,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云海出现得最多的季节,尤其是雨雪天气后,突然放晴,其日出和日落时所形成的云海五彩斑斓,最为壮观。冬雪作为黄山第五绝,皑皑白雪遍铺峰峦,处处银妆素裹。每逢严寒隆冬,满山玉树银花,非雪非霜的雾凇,那是极美的。落地成冰的雨凇,能把黄山松妆扮的冰清玉洁,莹莹而立。而冰挂会把黄山妆扮成琉璃宫,泉有多宽,冰有多宽,瀑有多高,冰有多高。
③:冬行黄山无需担心。不需要担心气温过低,爬山会冷,山顶即便气温低,但人们行走间也感不到冷,住在宾馆里,暖气供应得也足,一定也不必担心。即便雪后出行,安全上有保障,山路上的积雪清理得很快。
随着名山文化旅游得到越来越多的朋友们的喜欢,黄山旅游也成为中国名山旅游的焦点,山西春秋国际旅行社也将努力为游客朋友们呈现最优质的黄山旅游服务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