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元代,天桥一带就已成为文人雅士、迁客骚人游玩赏观的地方。这里是大都城南郊外,地僻人稀、但处处野水汪然碧绿,垂枊丝丝摇曳,宛如江南水乡。复秋之时,每有画舫人或饮洒赋诗,或品茗赏荷,站立船头四处观望,临风而立,其意气洋洋,足见各尽其乐。元人所写的《天桥词》中,描绘了当时的天桥景象。明朝在修建北京城的同时,还在南郊兴建了天坛和山路川坛(先农坛)。天坛和山川坛的建成,使得从正阳门向南有一条笔直大道穿过东西并列和山川坛之间,天桥即成为南北交通要道。
那么天桥后来又是如何成为卖艺者聚聚的地点呢?
从19世纪中叶,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与西方贸易的频繁,西方先进的技术也随之传到了中国。铁路在中国开始建设,并取代了之前中国的镖局式运输方式。而天桥一带正是当时镖局集中的地方。随着镖局的没落,很多镖局当中的武师及有能之士都成为失业者,不得不屈尊讨生活,于是组团到天桥附近卖艺赚钱,这才使北京天桥附近出现了卖艺群体,也成为了当地人们娱乐消遣的好去处!如今的天桥虽已不复当年热闹景象,但保留了当时很多遗迹。德云社也在此处演出。